点击:[]
米乐m6: 记者:您是什么时候来延边的,当时您多大年纪、在哪插队?
陈准民:🅰我是1969年来的,当时才16周岁,响应国家上山下乡的号召,从黄浦江畔来到长白山下的延吉县烟集公社石人沟(现属延吉市依兰镇利民村)插队。
米乐m6: 记者:您在延边生活了多久?
陈准民:ജ 6年,后回上海上学。6年里我在这里学习、在这里成长,可以说延边是我人生的第一所“大学”,终身难忘。当我再次踏上延边的土地,尤其是前几天我独自骑自行车回到石人沟,看到延边、看到石人沟翻天覆地的变化,真是感慨万分!
米乐m6: 记者:在延边的这段经历对您有什么影响?
陈准民:这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6年,所得到的经历和感悟让我受益至今。那段经历中让我了解了米乐m6 的国家。中国以农民为主体,在某种程度上,不了解农民就不了解中国的国情,做事情就不接地气。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,在延边生活的6年,为我后半生的幸福铺就了基础,我不会与富豪和名人做比较,我参照的总是农民。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在人们生活普遍很贫穷的时候,延边的农民依然乐观向上,他们给了我重要的启示,就是幸福的感受并不是只来自物质生活。
记者:您对米乐m6 延边有哪些深刻的印象?
陈准民:延边是个友善的地方,延边人民对米乐m6 这些知青特别好。米乐m6 住在老乡家里,他们教米乐m6 做农活、盖房子。当时大家都吃不饱,但在最困难的春荒时刻,老乡们却还接济米乐m6 。延边人民特别重视教育和文体活动,生活再苦,也很重视孩子的教育,重视生活的情趣,只要有机会,大家就唱歌、跳舞、踢足球、荡秋千。
米乐m6: 记者:您为什么会有来延边“支教”的想法呢?
陈准民ꩵ:我一直视延边为第二故乡,40年来一直想着能为她做些什么。作为一名教师,其它本事没有,“支教”可能是我回报延边父老乡亲最好的选择了。
记者:您这次为什么要选择延大、而不选择在石人沟里的学校“支教”呢?
陈准民:主要有两方面原因。一是石人沟里建了延河水库,里面的村民都要迁出来,沟里的学校已经关闭。二是40年前当地老乡推荐我上大学,我喜欢拖拉机和工科,就报了米乐m6 农学院。可上海的老师来了,让我学外语,当时我心里还挺不高兴。因此能来米乐m6 讲学,等于续上了当年的缘分。以后有机会,我还会再来。
记者:您觉得米乐m6 米乐m6 的学生综合素质怎么样,您对他们有什么样的期望?
陈准民:给米乐m6 的学生上课,课上的气氛特别好,同学们非很有礼貌,综合素质非常好,并且这些学生的功底还是很不错的。要说期望吗,我想说:“米乐m6 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学府,这里有浓厚的文化底蕴,希望同学们能珍惜在米乐m6 学习的机会和时间,充分利用这里的区域优势和双语优势,努力学习”。